发布日期:2025-08-19 07:58 点击次数:73
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,但人体易呈现“外热内寒”状态。
此时气温高灼,人体腠理张开,阳气浮于体表,中焦脾胃反易积聚虚寒。这"内寒外热"的现象,中医称之为"伏暑内寒"。
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,若中焦虚寒,阳气受困,气血化生运行便会受阻。
脾胃功能也受影响:即便吃了滋补之品,也难有效运化吸收,反而易出现脘腹胀满、肠鸣泄泻、食欲不振、肢体困倦等夏季高发症状。
想要养护脾胃、守护体内宝贵的阳气,何婉婉主任表示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远离寒凉食物!
脾胃虚寒的人,特别是中焦阳虚、常有胃寒感、易受寒腹泻的,三伏天需慎食以下五类寒性蔬菜:
1、黄瓜
许多人喜欢爽脆的生黄瓜。然而黄瓜性凉,生食寒凉之性尤重,脾胃虚寒者易出现胃部寒痛、腹胀腹泻等脾阳受遏表现。
展开剩余68%2、苦瓜
能清热消暑,但性偏寒凉。脾胃虚寒或阳气不足之人,食用后会加剧中焦虚寒状态。
3、茄子
性寒,特别是生长期遇雨多的茄子,寒湿之气更甚。过食会引发胃胀、便溏腹泻,亦易助长湿气困脾,出现舌苔厚腻、口粘乏力等情况。
4、莴笋
清脆但性偏寒,具有轻度滑肠作用。若中焦虚寒、本身大便溏泻者食用,可能加重泄泻、腹痛,影响脾胃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化。
5、芹菜
芹菜有清热作用,但性微寒,平时怕冷、手脚冰凉、容易着凉腹泻的人,常吃凉拌芹菜可能加重寒湿困脾的情况。
三伏天护脾胃,养阳气小妙招
1、温食为主,巧用辛香佐料
烹饪时加入生姜、葱白、蒜头等辛温调料,既能去腥增香,又能驱散中焦寒气、振奋脾胃之气、促进食物运化。
2、优选健脾祛湿的食材
山药、南瓜、扁豆、胡萝卜、莲子、赤小豆、茯苓等,性质平和偏温,既能健运脾胃、帮助祛除体内湿气,又不容易损伤阳气。
推荐扁豆茯苓山药汤,对改善因脾虚湿重导致的没胃口、浑身没劲效果不错。
3、规律饮食,温度适中
饮食规律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。忌食刚从冰箱取出的冰镇食物、饮品以及过热饮食,选择温热食物更利于脾胃运化。
4、必要调理,可循中医经典
如有持续腹胀不消化、吃一点就饱、大便长期不成型等,应在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,经典方如香砂六君子汤(健脾化湿,理气和胃)可配合温养饮食调理。
发布于:广东省